欢迎访问地球卫士!
地球卫士

  • 联 系 人:孟先生
  • 联系电话:15910324955
  • 手      机:15910324955
  • 邮箱地址:506775541@qq.com

天文学家首次捕获初级阶段的多星系统

2015-8-25 1937 A- A+

 来自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最近观察到一个距离地球800光年的气云核心中的多星系统,它包含一个年轻的原恒星和三个致密体,在4万年“短暂”的天文时间里,它们将塌陷成恒星。天文学家预测其中三个可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三星系统。

  这是天文学家首次捕获到处于初级阶段的多星系统,他们对这一过程的直接观察,支撑了产生这种天体系统的几种路径中的一种假设。

  “几乎有一半的恒星都处于多星系统中。观察这样一个形成初期的多星系统是个长期的挑战,但是感谢巨大天线阵(VLA)和绿色银行望远镜(GBT)的组合,让我们可以观察如此年轻的系统。”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天文学研究所的杰米·皮纳德这样说。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科学家借助上述VLA和GBT装置以及在夏威夷的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维尔望远镜(JCMT),来研究“英仙座”区域内名为“巴纳德5号(B5)”的气云致密核心。这个项目因包含一个年轻态恒星而备受关注。

  皮纳德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在B5中有支离破碎的气体碎片,这些碎片已经开始形成额外的恒星。“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些恒星最终会形成多星系统,是因为我们的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气体正由于引力的束缚处于浓缩过程中。”皮纳德说,“这是第一次我们在如此年轻的系统中发现引力束缚的作用。这一结果证明,气体纤维的碎片化也是产生多系统的一个过程。”

  其他的形成机制假设还包括,主气团核心的碎片化、围绕年轻恒星的盘状物质内部碎片化,以及引力俘获等。“我们现在很确信,可以将气体纤维的碎片化列入这个形成机制的名单中。”皮纳德补充说。

科学家称,B5气云中的致密体将产生的恒星大小从1/10个太阳到1/3个太阳大小不等,它们之间的距离将是地球—太阳距离的3000倍到1.1万倍。

  他们分析了气体浓缩的动态并预测,当它们形成恒星时,其中两个形成稳定的双联星系统,并围绕更遥远的第三颗恒星做绕轨运行。而第四颗恒星则被认为不会长久保留在这个多星系统中。

  “我们下一步会观察另一个可能形成恒星的区域,届时会启用VLA的新性能,还将使用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次毫米阵列(ALMA)。”皮纳德说。

  除了皮纳德,该国际研究团队还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智利的科研人员,他们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了上述发现成果。(房琳琳)

 

[责任编辑:吴劲珉]

 

上一条:火星高空2次出现巨大明亮神秘烟雾

下一条:巴西蜘蛛毒液似超级“伟哥”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地球卫士网   京ICP备11044081号-1

地址:北京市延庆县

电话:15910324955 手机:15910324955 传真:010-8888888 邮件:5067755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