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地球卫士!
地球卫士

  • 联 系 人:孟先生
  • 联系电话:15910324955
  • 手      机:15910324955
  • 邮箱地址:506775541@qq.com

科学家最新观测到行星形成留下的残骸盘

2018-2-22 1560 A- A+

据国外媒体报道,当行星开始形成时,整个形成过程会留下“旱地滑冰”残骸盘,在年轻的中央恒星周围不断旋转并相互碰撞。与太阳系的柯伊伯带类似,天文学家可以探测到行星形成留下的残骸盘,并对此加以研究,有助于了解形成行星系统的整个过程。确认现存行星引力会对圆盘结构造成怎样的影响是研究的重要部分。大部分此类研究都着重于存在于残骸内部的行星是如何确定其形状的,这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直接从地球上观测到的圆盘特征。

由卡内基基金会Erika Nesvold带领的新研究则侧重于研究位于圆盘外的行星是如何影响圆盘的,而且发现圆盘的形状可以表明行星是形成于圆盘外的,还是一开始存在于圆盘内部,后来才移动到外部的。恒星HD 106906是研究此类现象的完美样本。它只有一个巨大的行星,质量大约是木星的11倍,轨道离宿主恒星非常远,至少是地球距太阳的650倍。这个名为HD 107906b的行星轨道位于其宿主恒星残骸盘外部,比行星距恒星的距离近10倍。

Nesvold及其同事,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SmadarNaoz和Michael Fitzgerald创建了HD 106906系统的模型,以便更好地了解一个外围行星是如何影响残骸盘的结构。Nesvold表示,我们在没有向该系统添加其他行星的情况下成功创建出HD 106906的残骸盘结构,因为有些人认为添加其他行星是观测其结构的必要条件。仅靠这个遥远而巨大的行星的引力就能够正确塑造系统平面,非圆形环,以及塑造出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圆盘形状。

而且,这个模型能够帮助Nesvold及其团队更好地了解HD 106906b行星的轨道特征与形成历史。研究结果表明,与一些猜测恰恰相反的是,这颗行星很有可能形成于圆盘外部。如果行星是形成于内部,后来才移动出去的,那圆盘的形状就会与现在看到的不同。Nesvold表示,其他由遥远巨大行

 

上一条:天文学家观测到垂死红巨星最后死亡阶段

下一条:NASA致力研发的“无声”超音速飞机 将产生何种影响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地球卫士网   京ICP备11044081号-1

地址:北京市延庆县

电话:15910324955 手机:15910324955 传真:010-8888888 邮件:5067755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