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地球卫士!
地球卫士

  • 联 系 人:孟先生
  • 联系电话:15910324955
  • 手      机:15910324955
  • 邮箱地址:506775541@qq.com

研究认为人类活动对物种生存影响最深远

2015-9-8 1396 A- A+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丹麦奥胡斯大学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如果没有人类生存对环境的破坏,北美和南美将出现更为丰富繁杂的哺乳动物多样性。他们指出,非洲之所以还有许多物种,不仅仅是因为气候适宜,最主要原因是人类较少染指这一地区。人类是“邪恶高效的”超级捕食者,打破了动物王国的种种生存法则,人类活动对物种生存的影响最为深远。科学家表示,最新研究成果将为自然恢复与保护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丹麦奥胡斯大学科学家研究表明,非洲丰富繁杂的哺乳动物物种,反映了人类活动是影响动物生存环境的首要因素。依据物种的个体生态学以及当前自然环境的模版,研究团队对每个物种的自然分布进行了一次评估,并得出相关结论。奥胡斯大学科学家杰森-克里斯汀教授表示,“除北欧之外,全球还有很多地方的哺乳动物种类在急剧下降,这是一个全球现象。在绝大多数地方,哺乳动物现存的物种多样性,与其原本按自然法则演化所应有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相当大的赤字。”

  最新的哺乳动物多样性世界分布图显示,非洲的确是全球唯一拥有大型哺乳动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为了研究大型哺乳动物的多样性,研究人员修订了一幅世界地图,展现全球各地大型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分布情况。分布图显示,北美和南美本应拥有高水平哺乳动物多样性,事实上目前这些地区的大型哺乳动物相对稀少贫乏。

  研究人员指出,非洲哺乳动物的生存,并不仅仅因为这里拥有最佳的气候环境,还因为这是唯一一片还未被人类活动摧毁的地区。研究团队负责人之一索伦-弗拜称:“如今,绝大多数游猎都发生在非洲。依照自然法则,更多的大型动物毫无疑问应该生存在其它地区,例如新大陆部分地区,诸如德克萨斯及其毗邻地区,以及北阿根廷-南巴西附近区域。许多游猎的目的地之所以选择非洲,并非因为这块大陆天生就拥有特别丰富的哺乳动物多样性,而是因为人类较少染指这一地区。如今,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之所以高,除单纯的自然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人类狩猎活动与栖息地毁灭中,山区扮演着动物们的避难所。在欧洲,这样一个例子就是棕熊,它们目前只生活在山区,因为它们为了躲避人类猎杀,已经从早期宜居的低地逐渐移居山区。”研究人员宣称,该最新研究将为自然恢复与保护提供一个重要基准。

  从历史上来看,人类一直视自然界为一个可以无限开采的资源矿,直至近代才开始对濒临灭绝的物种开展保护运动。如今,一项食肉动物的全球调查显示,人类是“邪恶高效的”超级捕食者,打破了动物王国的种种生存法则。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人类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众多肉食动物捕食者之一,但是相比其它动物而言,人类对动物群族的影响意义最为深远。调查数据显示,人类对鱼类的猎食量是海洋捕食者,如鲨鱼和虎鲸的14倍。 科学家称,在陆地上,人类猎杀大型食肉动物,如熊、狼和狮子的数量,是这些动物猎食其它野生动物数量的9倍。最为严重的是,通过猎杀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动物和其它食肉动物,人类打破了整个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科学家克里斯-达利蒙特教授认为,“我们人类邪恶高效的杀生技能、全球经济系统,以及资源管理优先考虑的是当下的短期福利,这使得人类超级捕食者不断涌现。人类的猎杀行为影响相当深远,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正担负着人类掠夺优势的沉重负担。”(彬彬)

 

 

上一条:外星生命生化机理推测:细胞液或为碳氢化合物

下一条:癌症到底会传染吗?每个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

 

[返回列表]


版权所有:地球卫士网   京ICP备11044081号-1

地址:北京市延庆县

电话:15910324955 手机:15910324955 传真:010-8888888 邮件:506775541@qq.com